农历十月十七是传统的重要节日——“农历十月十七”(中国传统的“重阳节”),也叫“重阳节”、“登高节”、“踏青节”、“祭祖节”等等。
这一天民间有登高赏景、观梅赏菊、祭拜祖先、敬老尊贤等传统习俗。
在中国,古人一直重视父母养育之恩,并强调子孙后代要孝顺父母。
因此,十月十七这一天也被称为“敬老节”。
人们在这天常常去看望老人,为他们打扫卫生,取暖送去关怀。
这是对老年人孜孜以求,忘我奉献的养育之恩的传承与回报。
在民间,这个节日也有爬山锻炼之意。
因此,晴好的日子,老年人尤其喜欢在这一天去春游登高,远离烦嚣,悠哉自得,阳光下行走在山间,指引着一路青松石壁,在风光中显出格外的生动与兴致。
而另一方面,这一天也被添加了祭祖的庄严纪念仪式。
十月十七这一天,人们常常回到家乡,烧香祭祀祖宗;亦或者按照一定礼仪,去祭拜先辈们的遗容,以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感念先辈们对家族的功绩。
重阳节还具有民间独有的食俗。
由于编号中的“六”与“路”同音,因此民间传播出“吃六糕”的风俗。
此外,还有饮茱萸、菊花酒等象征长寿、健康和吉祥如意的特殊饮品。
总之,农历十月十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富有深意的节日。
这个节日既有登高扫墓之意,也有敬老回敬之意,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与习俗传承庆典。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对家族、对家人、乃至对自己的生命和长寿都带有着极为圣洁而深入人心的敬畏与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