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八字取用神实例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教你怎样在八字格局中取用神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八字取用神实例和教你怎样在八字格局中取用神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八字算命属于数术吗八字格局成破太过不及与取用神教你怎样在八字格局中取用神术数就包括命理、占卜、风水、相术等(附注:数术指的是算术、数学,并非是命理、占卜等术,四库全书就将此两类划分为术和数,所以,术数指命理、占卜、相术、风水。数术指,九章算数,算经等数学。)
命理,本身主要依靠道教阴阳五行学说,来对人生的命运做解释,也有依靠星相的方法,如紫微斗术、九星论命等,但是他们依旧依靠的是阴阳五行,术数的一切根本就是阴阳五行。所以,任何依靠阴阳五行的方法都称为术数,术数这一词也是在后期才专指命理、占卜等术,早期,黄帝时期术数指的是道教五术,既:相、命、医、山、卜。
最早期八字预测就是道士们研究出来的,怎么不属于道教之内?历代道士对八字预测写过无数书籍。阴阳五行为易学理论这句话更搞笑,三易出厂年代比阴阳五行晚了一千多年,阴阳五行的理论在黄帝时期就已经建立。凡是学术数的人都知道,阴阳五行的理论出自河图,第一个诞生的术数就是道教始祖黄帝的奇门遁甲,其次才轮到夏、商、周的三易。
隐修士米高,你一个信基督的,请选择专业对口的问题去进行回答。也请少写惑乱我国三教的文章。
如果我就看过几部古书,那么你就更没看过一本了,全中国都知道儒家源自周,出自孔,而你硬说儒家是我国第一个宗教也是最原始的宗教。光这一点你不认为你更加狂妄吗?光是这一点,我就告诉过你两次,你不但没做然后改变,还变本加厉的编写出此类文章。我国三教,非是我一人说出的称呼,从唐起一直到明、清,一直都三教并谈。而且我是中国人,称我国有何不可?如此你就认为凡说“我国三教”就是三教领袖?那么是不是凡是有人说我国什么什么,那么他就是其所说内容的领袖?更为好笑的是,你既然认为是道士才能解答涉及到道教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你要出现在这里?你是学过术数,还是突然皈依了道门?最起码,我学习道教已经一年有余,术数粗略了解过六爻、梅花易术、风水、五象、紫微斗术等,管理道术吧已经半年,道教基本经典也略熟悉,道藏里的经典也读过一点。再者你是信基督教的人吧,不要忘记你们基督教是如何贬低、诋毁道教和佛教还有其他宗教的,也请不要忘记,你们基督教是如何花了那么多力气,编造了那么多文章只为了说明道教的修炼功法、法术、术数都是和邪灵打交道的瞎话。我早说过,请你回答你们基督的问题就好,不要随便涉及其他宗教的问题。你这样毫无原则,随便涉及其他宗教的问题,随你自己心意写评价其他宗教的文章,你如此的行径难道不是你口中说的“狂妄”?
最后,你说你说那么多就只想给人多一个思考的角度?难道不怕你说“那么多”会歧路亡羊吗?不要求别人听你的,这样就可以毫无根据的乱说?不要忘记了,以前我在知道里指出你的错误时,你发短信给我,要求以后错误的问题在私下解决就好。当时我就告诉过你,既然是回答别人的问题,如果出错当然要明确的指出来,何况在这里看不见你人,听不到你的声音,何必怕被指出错误。
首先,学术之争必引经论典,请问你儒家为我国最原始的宗教之证据在那里?我国儒、道起源早在汉代就已经分明,周儒、黄老,这4字就已经将儒、道渊源解释清楚,甚至日本、朝鲜人写的道教史、道教入门,都知道道教起源于黄帝。你才应该多看看历史。
随便举几本书就叫算命?那么除这几本外的:烛神经、巾箱秘术、子平八字、神峰通考、玉井奥诀等,你看过吗?
还口口声声称呼他人为年轻人,请问你,您老今年多大年纪了?上50了还是60了?还说没时间来和我争这些没意义的,当真可笑了,我之前已经说的十分清楚了,你根本没资格来争。看来我之前说的是不是太过婉转了,还是你这位老年人真是老的不行了,还是说信了基督连中文的理解也有问题了。我在很多问题里已经对你们基督教的人说过了,请放尊重些,不要随便涉及其他宗教的提问,不要用你们的手、嘴去扭曲其他宗教的经典和历史。而你们倒好,照样一意孤行。更有如你者,到处指手画脚,你到底是争百度知道的排名,还是狂妄到极点,认为自己精通五教,可以对基督以外其他宗教指手画脚。
呵呵~你仔细看看中国道教协会对于道教渊源的介绍,不也是远追述黄老,综叙百家么?
以下是道教协会第二任会长,陈撄宁先生的文章。从文章里就可以看书道教的渊源和体系。
论《四库提要》不识道家学术之全体
读马端临《文献通考》,见其于《道藏》书目条下,作一按语日:"道家之术,杂而多端,先儒论之备矣"云云。后人遂执此言以为道家病,凡《道藏》所收各种书籍,除对于道教有直接关系者而外,皆认为不应列入《道藏》中。《四库全书提要》批评白云霁之《道藏目录》云:"所列诸书,多捃拾以足卷肤。"意谓诸书多与道家无关,因编者欲臻满卷数,故尔随便拾起几种,以壮观道教门庭而已。其由《道藏目录》中剔出各书名如左:
《易数钩隐图》,《遗论九事》,《易象图说内外篇》,《易筮通变》,《易图通变》,《易外别传》(《四库提要》谓旧皆入"易类")。
《素问》,《灵枢经》,《八十一难经》,《千金方》,《肘后备急方》,《急救仙方》,《仙传外科秘方》,《本草衍义》(《四库提要》谓旧皆人"医家类")。
《黄帝宅经》,《龙首经》,《金匿玉衡经》,《玄女经》,《通占大象历》,《星经》,《灵棋经》(《四库提要》谓旧皆入"术数家类")。
《鬻子》,《曷冠子》,《淮南子》,《子华子》,《刘子》,《意林》(《四库提要》谓旧皆入"杂家类")。
《华阳隐居集》,《击壤集》,《宗玄集》(《四库提要》谓旧皆入"别集类")。、
《太玄经》,《皇极经世书》(《四库提要》谓旧皆入"儒家类")。
《公孙龙子》,《尹文子》(《四库提要》谓归皆入"名家类")。
《墨子》(《四库提要》谓旧入"墨家类")。
《韩非子》(《四库提要》谓旧入"法家类")。
《孙子》(《四库提要》谓旧入"兵家类"),
《鬼谷子》(《四库提要》渭旧入"纵横家类")。
《江淮异人录》(《四库提要》谓旧入“小说家”)。
《穆天子传》(《四库提要》谓旧人"起居注类")。
《山海经》(《四库提要)谓旧入"地理类")。
编辑《四库提要》诸君,又谓上列各书之分类,"虽配隶或有未妥,门目或有改易,然总无以为道家言者,今一概收载,殊为牵强。"且将《道藏》与《佛藏》相提并论,谓"二氏之书往往假借附会,以自尊其教,不足深洁。"伊等不知当日编辑《道藏》之人,具有特别眼光。一面既欲抵御外教之侵略,不能不利用本国整个的文化以相对抗;一面又高瞻远瞩秦汉以前诸子百家之学术,皆起源于道家,故将各家著作择其要者,录取数种于《道藏》中,亦无不合之处。
时贤震于《文献通考》为九通之一,夙负盛名。《通考》既诮道家"杂而多端",而《四库提要》一书,又是治目录学者之金科玉律,其言更可与《通考》互相印证。于是道家学术益遭世人厌弃,每每数典而忘其祖,甚至据释氏之理论以攻击道家,尤觉荒谬。其无识亦与今日欲持全盘欧化以改造中国者相同。本篇非宗教论文,故亦未遑置辨。
《汉书·艺文志》谓:"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人君南面之术也。"据此则知道家学术,即是治国平天下之学术。含义甚广,不可执一端而概其全体。《尚书》、《春秋》所记载,固不外乎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即全部《易经》所记载,又何尝不是此道?何尝不是人君南面之术?
古代艺文皆掌于史官,民间颇难得见。当日老子实任斯职,孔子若非得老子许可,恐末必能全窥六艺之文。昔道祖老子,许传《易经》今《道藏》全书,反不许收《易经》一类著作,亦可怪矣。果《易经》与道家无关,魏伯阳何以作《周易参同契》?陈希夷何以传先天八卦图乎?
医道与仙道,关系甚为密切,凡学仙者,皆当知医。故将医书收入《道藏》,自是分内应有之事。况《千金方》作者孙思邈,及《肘后方》作者葛洪,皆道门中之铮铮者,更不容漠视。《素问》、《灵枢》为医家之祖,黄帝为道家之祖,《素》、《灵》二书,纵非黄帝自作,亦是黄帝遗传之学术。《道藏》中关于黄帝一派之书,本嫌其过少,收几部医学家典籍,又有何妨?
术数之学,不外乎阴阳扩阴阳家为九流之一,亦源出于道家。所以阴阳家有《黄帝泰素》二十篇,又有《南公》三十一篇,《项羽本纪》载楚南公之言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注谓:南公者道士,识废兴之数。试观后世《太乙》、《奇门》、《六壬》诸书,皆托始于黄帝,而种种图谶碑记预言,非诸葛亮即刘伯温,盖常人心目中,久存一"惟有道之士方精于此"之感想。可见阴阳术数,乃道家之副业,亦犹农家种植五谷而外,必兼理蚕桑耳。就令所有术数书籍,一概收人《道藏》,亦不为过。
淮南王刘安从八公学道故事,人皆知之。淮南鸿烈书中,形容道之玄妙处,亦可谓淋漓尽致。讲道家之文章,除老庄而外,当无胜过《淮南子》者。杂家之学,不过本道家真义而推阐之耳。岂可谓杂家驳而不纯,遂摈于道家门墙之外乎?又如《曷冠子》,在《汉志》原列入道家,其书虽涉及刑名,而大旨本于黄老,韩昌黎颇喜读之。作者不详姓氏,相传为楚人,居深山,以曷羽为冠,故名,盖亦道家之流也。《意林》,唐马总编,书中抄集老庄管列诸家言,多与今本不同。可视为道籍中之参考书。以上三种,收入《道藏》,未见有何龃龉处。
《华阳隐居集》,陶弘景作。《击壤集》,邵康节作。《宗玄集》,吴筠作。弘景本道家知名人士,不必论。邵子之说,出于陈希夷,与程朱之笃守儒教门庭者迥异。希夷先生,既经世人公认是道家,则康节先生著作,亦未尝不可列入《道藏》。吴筠文章,多半趋重仙道方面,对于道家,不为无功。况吴本人在唐天宝时,自请隶道士籍,则《宗玄集〉之收入《道藏》,亦固其所。
尹文子虽为名家,其学亦本黄老,故其书以"大道"二字名篇,虽亦泛论治理,而重在正名核实。《庄子》称其"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为内。"颇有合于老氏之旨。是盖自道以至名,自名以至法者。
公孙龙之徒,虽为庄子所不满,然其立论,颇近于道家之玄谈。昔贤谓公孙龙伤明王之不兴,疾名器之乖实,乃假指物以混是非,寄白马而齐彼我,冀时君之有悟焉。可知其书自具深意,非只以诡辩为能事者。《汉志》云:"道家出于史官",“名家出于礼官”,而掌礼乃史之专职,礼官史官,二而一者也。是名家与道家,亦同出一源。《道藏》之有名家,殆如《释藏》之有因明乎。
老子三宝:"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墨子皆得之。《兼爱》,《非攻》,"慈"旨也;《节用》,《节葬》,"俭"旨也;《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等篇,皆极尽守卫之能事,自处于被动之地位,而对于先发制人之战略,则绝口不谈,是真能笃实奉行"不敢为天下先"之古训者。《庄子》书中,除关尹、老聘而外,独赞墨子,或亦因墨子之学近于道家故耳。墨家素为儒家所排斥,而墨子亦有非儒之篇,儒墨根本难以调和,只有请其加人《道藏》而已。
《韩非子》有《解老》、《喻老》诸篇,对于老氏之说,可谓别有会心。太史公有名庄申韩合传,言申韩惨檄少恩,皆原于道德之义。又谓韩子言刑名法术,而归本于黄老。夫韩非之书,虽为人所垢病,然其学实由道家而出,精要处颇多,不可以耳为目,一概抹杀之。编集《道藏》者,已见及于此矣。
自古道家,无不知兵者。所谓有文事必有武备也。若专尚清静无为,其何以靖内忧而攘外患乎?如黄帝、力牧、风后、封胡、伊尹、太公、管子、曷冠子、文种、范蠡诸人,在兵家皆有著作。虽其书不传,然班氏《艺文志》及刘氏《七略》,皆载其书名。盖道家最善于沉机观变,不轻举,不妄动,老谋深算,施于战阵,常操必胜之权,故兵家遂有道家之特长,非此不足以定大业。《汉志》道家,亦有《孙子》之名,故《道藏》收《孙子》,未为创例。
《鬼谷子》,《汉志》不录,《隋志》入纵横家。其书有《捭阖》、《反应》、《内楗》、《抵(左“山”右“戏”》、《飞钳》、《忤合》、《揣》、《摩》、《权》、《谋》、《决》、《符言》十二篇,又有本经《阴符》七篇。《战国策》云:"苏秦发书陈箧,得太公阴符,简练以为揣摩。"可知纵横之学出于太公。而太公当然是道家人物。鬼谷子既服膺太公之学,而自隐其姓名,不欲表现于当世。《史记》又言鬼谷子长于养性治身,是必有味于道家之精意者。苏秦、张仪得其皮毛,已足以玩侯王于股掌,取卿相如探囊。而鬼谷子反敝屣功利,遁迹山林,恬淡自守。观其书中有云:"盛神法五龙,养羔法灵龟"诸奥语,非深于道者孰能之乎?将其书列入《道藏》,可谓名实相副。
扬子《太玄经》,邵子《皇极经世》,皆《易》之支流。《易经》哲理,既与道家相通,此二书之收入《道藏》,自无问题。
《江淮异人录》所纪多道流、侠客、术士之事,《山海经》语涉神怪,《穆天子传》迹遍遐荒,诸如此类,皆儒家所不敢言。道家思想,本是游乎方之外者,故不妨接受耳。
总而言之,道家学术,包罗万象,贯彻九流,本不限于"清静无为"消极之偏见,亦不限于"炼养"、"服食'、"符篆"、"经典"、"科教"狭隘之范围。《道藏》三洞、十二部之分类,诚不免疏舛;但此或受佛教之影响,出于不得己。
吾人今日谈及道教,必须远溯黄老,兼综百家,确认道教为中华民族精神之所寄托。切不可妄自菲薄,毁我珠玉,而夸人瓦砾。须知信仰道教,即所以保身;弘扬道教,即所以爱国。勿抱消极态度以苟活,宜用积极手段以图存,庶几民族尚有复兴之望。武力侵略,不过裂人土地,毁人肉体,其害浅;文化宗教侵略,直可以夺人思想,却人灵魂,其害深。武力侵略我者,我尚能用武力对付之;文化宗教侵略我者,则我之武力无所施其技矣。若不利用本国固有之文化宗教以相抵抗,将见数千年传统之思想,一朝丧其根基,四百兆民族之中心,终至失其信仰,祸患岂可胜言哉!
一、八格之成功
正官格为
(一)日干强,又有财来生官。
(二)日干弱,正官强,有印生身。
(三)正官不见七杀混杂。
偏正财为格
(一)日干强,财亦强,再见官星。
(二)日干弱,财星强,有印比护身。
(三)日干强,财星弱,有伤食生财。
篇正印为格
(一)日干强,印轻逢官杀
(二)日干强,印亦强,有伤食泄身。
(三)日干强,印又多见,财透出,减弱印绶之力(但不可财根太深。与印互断而印败)。
食神为格
(一)日干强,食亦强,再见财。
(二)日干强,杀尤过之,食神制杀而不见财。
(三)日干强,食神泄气太过,见印护身。
七杀为格
(一)身强
(二)日干强,杀尤过之,有食制杀。
(三)日干弱,杀旺。有印生身。
(四)杀身两停,无官混杀。
伤官为格
(一)日干强,伤官生财。
(二)日干弱伤官泄气,有印护身。
(三)日干弱,伤官旺,而杀印双透。
(四)日干强,杀重,伤官驾杀。
二、八格之破坏
正官为格
(一)见伤官而无印。
(二)遇刑冲破害。
(三)杀来混杂。
正偏财为格
(一)日干强,财轻劫比又重。
(二)遇刑冲破害。
(三)日干弱,七杀重,财又生杀。
偏正印为格
(一)日干弱,印本轻,又逢财坏。
(二)日干弱,印太重,而又多官杀。
(三)遇刑冲破害。
食神为格
(一)日干强,食轻又逢枭。
(二)日干弱,食神生财,而又露杀。
(三)遇刑冲破害。
七杀为格
(一)遇刑冲破害
(二)日干弱
(三)财当杀而无制。
伤官为格
(一)见官
(二)日干弱,又多财。
(三)日干强,伤官轻,而又多印。
(四)遇刑冲破害。
三、八格之太过
正官为格
(一)官星得令,又众多,日主衰弱不堪。
(二)官强身弱,又多财星生官。
偏正财为格
(一)财得令,而又众多。日主衰弱不堪。
(二)财旺身弱,又多伤食之泄身生财。
偏正印为格
(一)印重又得令,日弱而财轻。
(二)印与劫比皆强,独伤食财官轻浅。
伤食为格
(一)伤食太重,日主太轻,无印或多财。
(二)身强杀浅,伤食重而制杀太过,又无财解
七杀为格
(一)杀太重,身太轻,不见伤食。
(二)财多身弱,杀又得财生
四、八格之不及
正官为格
(一)身强过于官,又无财星滋官。
(二)身强过於官,又多印之泄官,伤食之克官。
偏正财为格
(一)身强多比劫禄刃。
(二)财无伤食之生,而多劫印之剥夺。
偏正印为格
(一)财重无官
(二)多比劫禄刃。
伤食为格
(一)印重身轻
(二)身弱而财官太多。
七杀为格
(一)食重无财
(二)身强印强
所谓用神,就是八字中对于日干来说,具有补弊救偏或促进助成作用的一种五行.四柱命局以用神为核心,用神健全有力与否,影响人一生的命;一生补救与否,影响人一生的运.凡用神之力不足,四柱中有生助用神者,或四柱刑冲克害用神而能化凶神,制凶神者,就是喜神.四柱没有用神,就得靠行运流年来补.对于命局五行较为平衡,用神不太紧缺的四柱,其一生较为平顺,无大起大落.一般用神有生扶用神,调候用神,通关用神.一.日干弱,多官杀,用神取印星。首先是泄官杀的作用,然后才是化敌为友,为我所用.泄,在五行中其理是为:强金得水,方挫其锋,强火得土,方止其焰;强水得木,方泄其势;强土得金,方制其壅;强木得火,方化其顽.先挫其锐气,消其气焰,泄其气势,才能谈得上化而生身.按理说: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多水缩;木能生火.火多要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变.这是指物极必反,但日干已很弱,又那么多官杀克我,光泄其病气不足以强身,还需要大补,不但水不沉金,木不缩水,火不焚土,而且可金水相涵,水木相生,木火通明这叫矫枉过正,所以,日干弱为水,克我者为土,不但要以金制其壅,还要以金生我身;日干弱为火,克我者为水,不但要以木泄其势,还要以木生我身;日干弱为土,克我者为木,不但要以火化其顽,还要以火生生我身;日干弱为金,克我者为火,不但要以土消其焰,还要以土生我身;日干弱为木,克我者为金,不但要以水挫其锋,还要以水生我身.这就好比一个人内火旺,但又肾虚,这对矛盾不好解决.而西洋参既泄火又滋阴,从而调解了这对矛盾,这种命理上的通关作用,正是对症下药,而重病配重药,正是日干弱又多官杀最好的化解办法,这在中医治疗中起到了阴阳平衡而不出毛病的作用.在四柱中,此用神如强旺,印枭之运便是人一生中最佳的运程,不但没有病,而且高官厚禄,权印在握,功名自有.日干弱,又多官杀,在化敌为友不成的情况下,便是四柱缺用神.要另寻途径才能抵挡众多的矛射我身.这第二用神便是比劫.比劫好比坚实的盾牌,可以起到抵挡克星,帮身护身的作用.凡日干弱又多官杀克,财耗,食伤泄,都是用神弱的表现.十神生克化合组合较好,为之有救,命局中没有,指望喜神能代替用神行使职能,再就是靠运补救.日干弱为木,不胜砍伐,木多为林,胜伐而不倒;日干弱为金,不胜锻炼,合金为硬,百炼成钢;日干弱为火,不胜扑灭,燎原之火,胜灭而比熄;日干弱为水,不胜淤塞,奔流之水,胜阻而不干;日干弱为土,不盛密栽,中原之土,胜灾而不散.在四柱中,日弱官杀旺而用神为比劫的命局,次于用神为印星.从运程上来说,印枭之运为行运用神,是命局中所缺之用神,能补命之不足,所以是最佳运.比劫运只能是第二好运.二.日干弱,多财星,用神首取比劫.日弱财多,好比戴满了珠宝引起贪财之人起贪心,可叹没有强壮的身体来守住财宝,被抢想追回来,就要靠路人和朋友帮;若是想夺回,就非要有力气拼搏不致于损失,不然轻则赊财,重则惹来杀身之祸,落得人财俱亡.所以比肩劫财可补身弱财多之不足,以抗衡来犯.以上可看出,财和比劫是一对相克的关系.那么为什么要举这样一个不好的例子呢?只因身弱财多挑不起财,求财辛苦,而且往往在财到手之际同时也孕育了灾难,对这种命局来说,财是祸根.这样的命局女人缘特别好,但却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甚至座牢.什么时候可胜财呢?只有当行比劫运的时候,方成气候.日干弱为木,土为旺财,木重成绿洲;日干弱为金,木为旺财,金利可削木为才;日干弱为火,金为旺财,火旺得以炼;日干弱为水,火为旺财,水多方相济;日干弱为土,水为旺财,土多得以围.走比劫运不但自己升官发财,兄弟姐妹也大获其利,其次是行枭印运.日弱财多,弱命局没有比劫,印星即为替补用神,即第二用神.印星与日干是相生关系,所以印星首先起生身作用.日干太弱又遇忌神财星,其弱之又弱好比雪上加霜.取印星为日弱财多的用神,还可以有耗财之用.在运中,比劫为最佳运,这期间可成为富翁,万事顺意,印枭运为第二好运,还利文途.故日干弱为金,木财盛,可以土印星为生身耗财之用;日干弱为木,土财盛,可以水印星为生身耗财之用;日干弱为土,水财盛,可以火印星为生身耗财之用;日干弱为水,火财盛,可以金印星为生身耗财之用;日干弱为火,金财盛,可以木印星为生身耗财之用.三.日弱多食伤,首先要取印星为用神.印星是生身的,印星是生身的,同时又是克制忌神食伤,即扶弱又止泄.故日干弱为金,食伤之水多,为过于泄身,以印星之土来制水生身;日干弱为火,食伤之土多,为过于泄身,以印星之木来制土生身;日干弱为木,食伤之火多,为过于泄身,以印星之水来制火生身;日干弱为土,食伤之金多,为过于泄身,以印星之火制金生身,来制水生身;日干弱为水,食伤之木多,为过于泄身,以印星之金来制木生身;若命局无印星,只能退而求次取比劫为用神.不说比劫能奈何食伤几多,起码是身子亏得起.故日干弱为金,多食伤之水,喜比劫之金帮身;日干弱为火,多食伤之土,喜比劫之火帮身;日干弱为木,多食伤之子,喜比劫之木帮身;日干弱为土,多食伤之金,喜比劫之土帮身;日干弱为水,多食伤之木,喜比劫之水帮身.四.日干强旺,多印星,取财为用神.财星用神,既有能挑财得财之用,又有制其日干原神(指生日干之印星),不致生身太过而劫财.日干与财是相克关系,如若日干已旺,又得印星生身为强旺,财就过弱.金弱遇火,必见销熔;火弱逢水,必为熄灭;木弱逢土,必为淤塞;土弱逢木,必为倾陷;木弱逢金,必为砍折.故日干旺为火,又得木之印星生身更强旺,用神取金财可制印木,耗日强旺之身;日干旺为水,又得金之印星生身更强旺,用神取火财可制印金,耗日强旺之身;日干旺为土,又得火之印星生身更强旺,用神取水财可制印火,耗日强旺之身;日干旺为木,又得水之印星生身更强旺,用神取土财可制印水,耗日强旺之身;日干旺为金,又得土之印星生身更强旺,用神取木财可制印土,耗日强旺之身.日干强旺多印星却没有财,命局就缺用神,第二用神可取官杀,来克抑强旺之身.如再无官杀,当取食伤为用神了,来泄日旺之身,耗强旺之印.五.日干强旺,多比劫.共三种情况.首先,比劫是耗财之神,不抑制比劫无从养命,更无法以财生官求富贵荣华.所以,官杀是制比劫的第一用神.命局有官或杀,不但可抑透出天干的比劫,还可克月令之禄刃.因为身旺是指天干比劫帮身或印星生身太过,二是指日干当令,当令是指日干在月支中临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之地,而且地支中,尤其是月支中,日干处临官之地时为建禄.在五行中,日干旺为强金,首取火之官星为用神;日干旺为强土,首取木之官星为用神;日干旺为强水,首取土之官星为用神;日干旺为强火,首取水之官星为用神;日干旺为强木,首取金之官星为用神.若身旺无官杀,次取食伤为第二用神,食伤可泄旺身,同时也可泄月令之旺气.食伤有生财之功,并且无官杀就不克第一用神.故日干旺为金,无火之官星抑制,次取水之食伤为第二用神;日干旺为木,次取火之食伤为用神;日干旺为水,次取木之食伤为用神;故日干旺为火,次取土之食伤为用神;日干旺为土,次取金之食伤为用神.倘若身旺既无官杀又无食伤,那么这样的命局就少了两行,实属非常偏枯,除了财星就无可救药了.如果真是无药可救的四柱,那就有早夭之率了.看后你学会了吗,再仔细琢磨琢磨吧.
关于本次八字取用神实例和教你怎样在八字格局中取用神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