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惊蛰节气的古诗(有关惊蛰节气的古诗幼儿园)
惊蛰 柳絮飞天地 不知春色几时到
惊蛰,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的节气,标志着春季的正式开始。在这一天,天气逐渐回暖,气温逐渐升高,大地上的万物开始苏醒。此时,“万物生”的景象已经逐渐显露出来,人们也开始感受到了春天的渐来。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诗中,“柳絮飞天地,不知春色几时到”,就是写的惊蛰时节的景象。柳絮,是初春时节的一种常见景象,树上的嫩芽迎风摇曳,似乎所有的柔软都聚在了一起,成了这样一朵漂浮在空中的花。但是,即便是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我们也不知道春天究竟要到什么时候。
惊蛰之后的春天,正是大自然的蓬勃时期。 那些“伴随生命的绿色”,从一年中最初的绿色开始。 新的树芽出土,生命的种子在渐渐发芽。 每一朵鲜花掀开时,都呈现出一张暖暖的笑脸,向世人宣告“春天来了”。每一只燕子回归,都带来一份喜悦和欣喜,它们的唧唧声音,恰好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在惊蛰之后,天空澄澈湛蓝,渐渐有了“桃红、柳绿、杨黄”的颜色。天大地大,晴空明月,草木茂盛,人们也开始感受到了春天中世间万物的生机勃勃。
惊蛰节气的到来,让想要感受春天气息的人们欣喜不已。从此,兴农、耕作等活动也开始了,大地上农夫的笑脸和忙碌的身影也随之而来。新一年的孕育,就是从惊蛰时节开始的,古人云:“春三月,发生万象”。
如今,时光匆匆,景象已非昔日。但是,大自然的规律,已经定格在人类的文化中,不断传承下去。在惊蛰时节里,我们依然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让我们一起期待,那个美丽的时节,那个青春飞荡、欢歌笑语的日子,那个让我们心潮澎湃、流连忘返的季节。